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涞源 > 人文地理

涞源历史古迹

人文地理  发文时间:2020-02-12 10:12:50   浏览次数:

 阁院寺涞源县城有座千年古刹阁院寺,它位于涞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坐北朝南,保存下来的中轴线古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两侧有西便门、东西配殿、西禅房。附属文物有辽代铁钟一口、经幢两通。寺内古松苍翠,殿宇错落,“阁院钟声”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一。阁院寺有八最:其中斗拱、窗棂、壁画被称为文殊殿“三宝” 。
① 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
② 辽初最典型的官式建筑;
③ 全国唯一的三开间、方形,减柱造殿宇;这种格局是全国唯一
④ 代表辽代最高水平的、单体佛像尺幅最大的壁画;
⑤ 现存年代最早的菱花格子窗棂;
⑥ 代表中国古建最高水平的斗拱结构;
⑦ 年代最早的青绿色为主的外沿彩绘;
⑧ 全国唯一的有明确铭文纪年的辽代大钟。
阁院寺始建于何年?
据文献、碑刻记载,阁院寺“东汉创建,唐时重修”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文殊殿始建于辽应历十六年(公元 966 年),距今 1000 多年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土木结构建筑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殿经过一千多年风风雨雨,天灾人祸,而文殊殿却保留下来,留下中华千年文明史的见证。
文殊殿为什么这么坚固?一是设计好,结构科学,精巧,是由当时的工部设计的;二是施工质量好。上万个部件,每个部件之间都能结合得严丝合缝,施工十分精细。
建于辽初的文殊殿保留着汉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古朴凝重,强劲大气。
文殊殿的窗棂 自辽至今各朝代都有并都保留下来,尤其是其中两块辽代菱花格子窗最为珍贵。这两块窗棂上的纹饰,有跳舞的人形,有塔形,有瓶形等。
文殊殿的壁画是文革时拆掉十八罗汉后才发现的。明代时有人用黄泥将壁画覆盖起来,才完善保存下来。
文珠殿的壁画有三个特点:一是水平高,出自大师之手,笔法简劲流畅,色彩淡而华丽,代表辽代最高水平;二是尺幅大, 15 米宽的墙上只有四组坐在莲座上的像;三,运用了立粉贴金的手法。
文殊殿是辽初武定节度巡官李存菀为其父武定军上柱国李彦超祈福而建造的。在文殊殿前西边的陀罗尼经幢说明了文殊殿修建的原因和年代。
飞狐大钟
阁院寺东南角有一口大钟,钟高 1.6 米,口径 1.5 米,重约 2 吨。口部分铸 6 个钟耳,钟身铸铭文,有汉、梵两种文字。据钟身铭文记载,此钟铸于辽天庆四年( 1114 年),是为 皇帝和公主祈福铸造的,是我国现存唯一有明确记年的辽代大钟,因钟铭文中有“飞狐”字样,被称为“飞狐大钟”。飞孤大钟音质极好,六个钟耳音质略有不同,或浑厚或清脆,用手轻拍,嗡嗡作响,用力撞击,声传十数里,余音袅袅达数分钟。史书称其“浑浑然有太古之韵”,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铸钟技艺。
兴文塔
在涞源县城东部、拒马源泉群之一的“涞水源”北侧,是涞源的标志性建筑“兴文塔、泰山宫”。古塔殿宇错落有致,与清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东塔松涛”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一。“兴文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公元 744 年)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1982 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文塔为砖塔,塔高 21.5 米,为五级八角实心砖仿木结构。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其座为须弥座,直径 7 米;第一层塔身南辟一穹窿顶的洞室,内原供水母娘娘像;以上各层的平座上饰栏板望柱;第四层塔身南造一佛龛,原供一尊铜佛像。各层塔身正四面饰拱形盲门,斜四面饰直棱盲窗。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塔刹由须弥座、覆钵花瓣、受花、宝珠组成。由于塔刹是由柏木一节贯穿而成,塔刹成弯形。
兴文塔碑刻
镶嵌在第一塔身东面盲窗位置的汉白玉碑刻长 52 厘米,宽 40 厘米。碑文记载:“东西南北总铜山,万万千千弥亿年。钱坊日铸百万贯,工匠千人若神仙。天宝三载置此塔,不朽不坏与天连……”。碑刻记载了涞源古代矿业、冶炼业及铸钱作坊的胜况及建塔的时间,从而看出是铸钱作坊出资修建了这座塔。镶嵌在第二层塔身西北面盲窗位置的汉白玉重修兴文塔碑刻长 70 厘米 , 宽 40 厘米。碑文主要记载了修塔时间为大明嘉靖 18 年 4 月 , 而且还说明了是儒道两家共同主持重修了此塔。
兴文塔的性质 塔本来是佛教用于安放供养舍利子的。但兴文塔没有地宫,始建碑也未提到佛教内容。而且塔名为“兴文塔”,是振兴文化的意思。
泰山宫 泰山宫是涞源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最大的庙会所在地。
白石山长城
白石山长城游览区,位于白石山西北麓,是明代长城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地段之一,未经当代人修整,是长城的原始面貌。涞源境内的明长城为内长城,是北京和河北平原的内防线。内长城东起怀柔,经八达岭向西南到涞源,再延伸入山西省。白石山长城属明代内长城中的一段。白石山长城西边的插箭岭和东边白石口关,是长城上的两个重要关城。两个关城之间约八千米的长城,有三分之二墙体基本完整,个别地段的墙垛尚且完好, 40 多座敌楼有 30 多座保存基本完好,如今许多敌楼中有羊倌居住。
明长城修建于公元 1573 — 1576 年之间,白石山长城西段有一石,上刻“大名府滑县工”。也就是说这段长城由大名府滑县(现河南省滑县)民工修筑的。东段山上有两重城墙,附近村民仍称其为“曲阳城”,是由河北省曲阳县民工修筑的。
一般来说,长城敌楼应“骑墙而立”,而白石山长城的两座敌楼却建立在墙体外 30 多米处。这种敌楼也叫哨楼。充分体现了当时在长城建设“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
乌龙沟长城
位于白石山东北约 40 公里处,与白石山长城同一线。是我国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连续 40 余座敌楼基本保存完好,关城的城墙、翁城保存基本完整,乌龙河绕城而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